联系我们
139-9629-9679

邮箱:fenghongchuan@yeah.net

网址:www.yinyi.top

地址:重庆市巴南区南彭街道环道东路18号附1楼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 >详细内容

一张面向2035年的蓝图:中国如何迈向科学最前沿

时间:2023-07-04 20:45:06 点击:66次

前不久,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、无机化学家郑兰荪向在场的院士展示了一张图。图上汇集了面向未来驱动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的系列因素:人口老龄化、气候变暖、国家安全、能源需求、万物互联与智能化、健康的危机……

  2035年学科及前沿领域将会发生什么变化?哪些研究将会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?我国在面向2035年科研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困难?前不久,包括郑兰荪在内的数位院士从各方赶来,共同见证“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”揭幕。在这套事关学科及前沿领域战略研究书籍的背后,汇集了400多位院士、3000多位专家,历时3年,围绕数学、物理等18个学科和量子物质与应用等20个前沿领域,展开项目研究工作,“绘制”了一幅瞄准未来的“科学全景图”。


未来关键核心领域在哪里?

  在400多位院士的眼中,面向2035年的关键核心领域是什么?

  报告在面向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的战略重点中列举:能源科学、量子科学与量子通讯、纳米科技与材料科学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、生命健康领域、生态与环境科学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、空间与天文。

  聚焦纳米科技与材料科学领域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认为,纳米科学是一种基础性、前沿性、交叉性和普适性的研究,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
  面向未来,李景虹建议要坚持长期创新,补充理论研究的不足,让创新实践的应用更加扎实,把科研专利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,把科研研究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,推动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  陈仙辉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。在他看来,未来要做好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突破,还要补好理论和人才短板,为前沿科学战略实现储备力量。

  从高校教师的身份出发,郑兰荪认为教学和科技的发展应该相互促进。未来教育界还需要解决教学内容和科学前沿脱节、实验教学水平较弱等问题。在他看来,科学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培养人才,要从大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基础科学的兴趣,为后续科学研究孕育新的力量。

  报告给未来发展之路留下了建议思考:希望政策精准发力,消除机制障碍;重视基础研究,优化学科体系;创新人才机制,强化智力支撑;深化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建设。

  在战略丛书发布会上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、主任窦贤康院士提到,3年多来,院士专家们开展深入全面的战略研究工作,明确了基础研究领域的方向和发展目标,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科技发展前沿,研判提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科学问题。他说:“未来还将从中遴选适合发布的报告中英文摘要面向全球发布,及时发出中国科学家的独立判断。”